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胸怀大局,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唱响主旋律、筑牢主阵地、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与奋进共识。
理论武装工作——高扬思想旗帜,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五年来,我们高擎思想旗帜,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行动指南。
突出学深悟透,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高站位、高起点、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健全“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完善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建立二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示和旁听制度。创新学习形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赴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过的柞水县牛背梁、金米村等地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创新打造“理论学习+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研讨感悟”学习模式。推出“百年红船|党史传奇”“栉风沐雨一百年”“大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等学习专栏,累计刊载相关文章百余篇,阅读点击量40000余次。中国社会科学院冯颜利教授、北京大学郭建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迈曾研究员等近百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作专题报告。充分发挥“七支队伍”作用,通过党委宣讲团示范讲、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讲、基层党组织书记常态讲、辅导员学生骨干联动讲等多种形式,年均开展宣讲活动百余场,形成理论学习宣讲的强大声势,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办学治校和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切实转化为全体师生党员滋养初心使命、汲取精神伟力、务实奋进笃行的实干担当。
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体系格局,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五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工作成效显著提升。
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台账式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151amjs澳金沙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从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等8个方面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十大育人”工作体系。出台《151amjs澳金沙门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十条意见(试行)》《中共151amjs澳金沙门委员会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建设,专职思政课教师达到师生比1:350的配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获批陕西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151amjs澳金沙门应用型高校文化育人协同创新研究基地、陕西省社科普及基地——社会化问题研究应用科普基地两个省级思政研究平台,获批陕西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一校一品牌”创建项目1项,培育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1门课程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省级精品课程。9名教师在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取得教学标兵、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以样板党支部建设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经验被“学习强国”专题报道。高标准建成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标准化中心,学校易班获评全国“四星易班工作站”,入选2022年度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1项易班工作案例入选2021年度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优秀工作案例。
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守土有责,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定举旗定向,不断细化责任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校内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抓紧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安全保障。
制定修订《151amjs澳金沙门落实党委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实施细则》等7项制度,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每年与各二级单位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到实处。规范学生社团审核、注销机制,建立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库,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学生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团委、组织、宣传、人事、教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社团工作机制。全面统一采用“马工程”重点教材,严格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报稿件、报告会、论坛及校园临时宣传品的意识形态审查,积极开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专项整治,杜绝各类有害出版物和网络信息在校内流传。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点专项排查整改,建立完善意识形态暨网络舆情风险预警提示制度。积极主动抓好防范和抵御校园非法宗教活动,加强和改进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控相结合,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新闻宣传工作——推动融合赋能,讲好151amjs澳金沙门故事
五年来,我们积极主动顺应时代变革,聚焦重大选题、典型引领和平台建设,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力,发出好声音、讲述好故事、塑造好形象,新闻宣传“有声有色”,促进学校社会声誉和办学影响力不断提升。
聚焦重大选题,围绕一流学院建设、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师范类专业认证等重大事件和重要工作,策划组织系列宣传报道。服务乡村振兴、学生援疆支教等成果经验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陕西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专题报道100余篇;陕西电视台第一频道《我们的榜样》栏目以《根植地方做贡献立德树人谱新篇》为题,对我校进行了15分钟的专题报道,为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面向教育教学一线,深入挖掘师生典型事迹,在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刊发学校师德标兵、教书育人楷模、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师生典型事迹50余篇。充分发挥新媒体力量,通过图解、音频、视频等形式,生动鲜活创作表达,推出《青春三原色》《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等一系列优秀活动策划和传播作品。成立新媒体联盟,聚集“思政火炬”等38个校内新媒体平台,构建立体式融媒体传播矩阵。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数增加至4万余人,总阅读量270万,年平均发布微信500余篇。学院官方抖音账号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共发布短视频96条,粉丝量1.2万,点赞量5.6万,总计播放量477.3万次,新媒体传播力不断提升。
文明创建工作——弘扬时代新风,树立鲜明价值导向
五年来,我们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重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树立鲜明价值导向,师生共谱文明践行新篇章。
学校顺利获批商洛市“文明校园”称号,入选陕西省文明校园创建单位。制定《151amjs澳金沙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工作方案》,紧密围绕文明校园建设“六个好”标准,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不负青春韶华 争做文明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周规范举办升国旗仪式,连续举办道德讲堂54期,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好人、三秦楷模等先进典型事迹,大力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11人次获评“中国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结对共建商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名教师受聘为陕西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充分发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有组织开展敬老扶幼、禁毒防艾、扶贫助残、环保宣传、文化下乡、精准支教和大型赛事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师生9000余人次。荣获两项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流动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入选《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典型案例选编》,学生志愿者服务陕西省十四运赛事等优秀事迹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涌现出“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陕西省“最美敬老志愿者”等一批先进典型。
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文化供给,涵育师生精神家园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化人、启智润心,不断扩展校园文化阵地,凝练文化品牌特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丰富高品质校园文化供给,推动师生文化生活不断充盈、日益丰富。
建成北新街校区5G多功能影院、丹江校区体育文化活动场馆,完善灯杆旗、文化墙、宣传栏、景观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布设,扩展了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精神文化标识体系。成立教职工合唱团、“春之声”大学生合唱团、教职工诵读协会等文化团体,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用好用活党史中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坚持以美育人,举办“西迁精神”报告会、高雅艺术进校园、诵读“红色家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音乐会、“喜迎新征程 唱响新时代”合唱艺术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举办《黄河大合唱》《红军的歌》等精品艺术展演,师生表演的省级“非遗”项目——商洛花鼓《月亮光光》选段登上陕西省首场文明校园创建示范活动舞台,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引领、辐射作用。积极构建以学雷锋活动月、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等为主体的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打造书香校园,覆盖面超过在校学生数的90%,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每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文化活动,校航模队在陕西省航空航天模型公开赛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坚持开展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征集评选,获批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风起扬帆正当时,勇毅前行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为全面建成一流应用型本科学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谢聪 王霄飞 宣传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