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在我校举办的第一期“道德讲堂”上,人文学院2016级学生马杰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主题,分享了他以友善之心帮扶山区留守儿童的感人故事和坚持志愿公益服务的心路历程。马杰的“小小”事迹触动心灵,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弱势群体、感染身边人,在师生中间产生了强烈反响,为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典范。在他身体力行的影响下,一批批志愿者纷纷加入“向日葵爱心助力团”,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送去温暖。
再高的山梁,也挡不住阳光,再高的云彩,也有一把梯子。马杰的梦想和商洛的晴空一样湛蓝,心和秦岭深处的泥土一样质朴。他跋涉了许多路,不论路途坎坷艰辛,总是一心扑在留守儿童身上,从不计较得失,为山区留守儿童擦亮星星之火、点亮心灵之灯。因为他心中坚守着一份信念,从此,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梦想。
2016年9月步入大学以后,马杰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部,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一次随团前往张塬小学的社会实践中,他看到了在这个时代,依然有缺衣少食、自闭自卑的儿童,这些幼小的孩子承担着本不该承担的东西。张塬小学的孩子们几乎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自卑,甚至有些自闭。马杰说,和孩子在一起他有被需要的渴望。
在过去的2017年里,马杰经常在学校与张塬小学这两点一线间奔走,他带领着志愿者去看望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和朗诵诗歌,一起过“六一”儿童节,给这些留守儿童带去快乐和温暖。
2017年6月的一天,一个叫郭小乐的孩子对马杰说:“我讨厌妈妈。” 马杰觉得很诧异,因为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父爱、母爱的强烈渴望,即使他们所表现出的可能只是口是心非。经过马杰的一番询问后,才得知郭小乐的父母离婚了,他和爸爸一起生活,在他的幼小的心灵里,离婚就是妈妈不要他了。母爱的缺失,使他内心渐渐产生出对妈妈的厌恶。每当有同学说自己妈妈给买什么了、什么时候打电话了,郭小乐就显得很气愤,瞪着说话的孩子好久好久。每当下午放学时,看到别的孩子有妈妈来接,他就很不开心,板着脸推着自己的破旧自行车,横冲直撞地挤出人群。父母的离异,使他变得很敏感很脆弱。得知郭小乐的情况后,马杰便将他作为重点关爱的对象,经常和他谈心,放学后送他回家,鼓励他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朗颂、合唱、舞蹈等活动,并陪他一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等着他慢慢地改变。后来,郭小乐逐渐变得自信开朗起来。
2017年的暑假,马杰和他的团队在张塬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在此期间,有一名叫王礼的同学,给志愿者团队里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会回家去吃饭,而他非要留在学校和志愿者一起吃饭,考虑到他的家人会担心,志愿者们都劝他回家,可无论如何,王礼都要坚持留下来。下午放学后,马杰在送孩子们回家的途中问到,“王礼,你给老师说说,那次你为什么中午不回家吃饭,是不是我们做的饭好吃啊!”王礼垂下头不说话,而旁边的小朋友嘲笑地回答道:“他爸妈外出打工,妈妈跟人跑了,他爸爸再也没回来过,他奶奶年龄大,在家经常不做饭”。刚说完,王礼便低下头流着泪,转身飞奔着跑回了家。看到眼前这一切,马杰沉默了。
王礼的不幸遭遇,让马杰心里无比震撼——原来他在家每天只能吃一顿新鲜饭。马杰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前几天,他和王礼坐在一起吃饭,当旁边一名志愿者将米粒掉在了桌子上,而王礼坚持让他把米粒拾起来吃掉的行为不是偶然。王礼的奶奶年迈、多病,通常给孩子做一次饭热着吃好几天,大米饭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有。这件事令马杰心里很难受,他想到学校里日食三餐的大学生,每天在餐厅里对大米、蔬菜、大肉一顿又一顿地浪费,还常常抱怨饭菜不可口,而这些现象,谁有勇气向这些每天为温饱而担忧的孩子披露呢?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山区的孩子仍保留着一颗善良纯净的心,默默接受。此时的马杰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他们多做些事,尽管他再努力也无法替代孩子该有的爱,但在父母之爱难以迅速回归之时,在他们的成长的路上,给予温暖的陪伴和鼓励,是孩子们最需要的。
2017年10月,马杰在与学校的沟通下,开展了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教学志愿者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马杰注意到一年级有一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都不一样,别的孩子都在学习眼保健操的时候,他总是着急地东看看西看看,两只手不知所措地抚摸自己的脸蛋儿。马杰想他可能没有学会,于是走到他的旁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那我教你好不好?”他瞅了瞅马杰,低下头不说话,两只手耷拉着。下课后,马杰利用课余时间跟他互动,手把手地教他,直到他能勉强做出基本的动作。后来,学校老师见马杰教的辛苦,就告诉他,那是一个有智障的孩子,只要安全上不出问题,你不必太费心。可是,想起这个孩子望着其他孩子学操而焦急的样子,马杰明白,他是渴望学习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哪怕是智力有障碍的孩子,只要愿意付出耐心和爱心,就一定能够看到他们的进步。马杰不但没有放弃他,还努力在弥补先前欠下的。经过一段时间手把手地教学,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智障孩子终于学会了眼保健操。
后来,每当马杰去他们学校,曾经沉默的智障儿童总会冲出教室,两只手抱住马杰的大腿,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眸望着他笑。孩子的笑容,便是最好的奖赏,这让马杰很欣慰,但更多的是感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马杰此刻突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志愿帮扶,不仅是温暖着留守儿童,而这些单纯善良的山区孩子也在温暖和教育着自己。
2017年年底,马杰和他的团队被评为“陕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马杰说:“与物质救助相比,孩子们脆弱的心理更需要疏导和慰藉。给予留守儿童温柔的陪伴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让梦想、自信和爱重回他们的内心,我们还任重道远。”现在的马杰,已经开始自学心理学,他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点亮梦想,而发光发热不一定要多么耀眼,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帮助和温暖,哪怕是一道最微弱的光,也要把它洒向最需要的地方。人活于世,得有意义,即使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每做一点,都是改变。” 这是马杰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也是他志愿帮扶的真实写照。
(文/刘丽娜 图/张梦瑶 林震飞 编辑/赵英卓 审核/鱼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