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起伏,山道弯弯,通村水泥路上,没有一辆车,也没有一个行人,只有西北风在林子里呼啸着,只有志愿者王宝珍的车在赶往商州区杨峪河镇西庙坪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开始封路了,村里却没有酒精。一大早接到电话,王宝珍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带着防疫物品,和老公驾车赶往西庙坪村。见到他们,村主任热泪盈眶,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赞叹:“真是雪中送炭呀!”
其实,在抗疫的日子里,这样的故事,对王宝珍来说,每天都在发生着。作为商洛市天健为老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她总是不辞劳苦,冲锋在前,哪里需要哪里去,谱写了一曲曲慈善志愿者抗击疫情的感人乐章。
腊月二十八,正是商洛山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寒风在街上一遍遍扫荡,王宝珍顾不上办年货,她的心在乡下,在那些多年来总让她放心不下的老人和儿童身上。于是,和往年一样,她带领志愿者去看望慰问,而且这次还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那就是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板桥镇在州城西北,此行的第一站是桃岔河村。离开城区,穿过黄沙岭隧道,下了西商高速,又经过307省道,再沿着通村水泥路进沟,才到了桃岔河村。王宝珍等志愿者给10户贫困老人儿童送去春节慰问品,宣传防疫知识,之后又去板桥敬老院。大年三十夜,又去城东的沙河子敬老院,进行春节慰问和防疫宣传。这是商洛抗疫服务社会团体最早的抗疫行动。
大年初二,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王宝珍自驾150多公里,迅速从老家返回商州,启动抗疫防控志愿者服务活动。
太多太多的故事,不知道怎样叙述,还是列举一些事实吧。
——为抗疫一线的警察、检测员、记者、环卫工人、高速路口的执勤人员讲解防疫知识,分发口罩等防疫物品,服务单位35家,捐赠口罩4000多个,手套1000多双,酒精460斤,84消毒液270斤。
——联系义工联合会等组织为镇村一线人员捐赠防护物资并配备标识。
——深入镇村,在人和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的情况下,面对面开展防疫培训10多场。
——组织大学生抗疫突击队,在河北、宁夏、陕西等地开展“站好岗,守好家”服务。并联系爱心组织,全力做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保障工作。
——指导开展“疫情播报村报”,制作30秒小视频,抖音播放3.4万次,被商州区老干局及商州多个村镇转载、转播。
——联合市关工委,为商洛市小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捐赠防护物资,进行防疫宣教,开展贫困少年儿童复学帮扶。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在防疫抗疫最艰苦最紧张的日日夜夜里,王宝珍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为抗疫出力,为慈善事业争光。
一次次走近王宝珍,最不能忘记的还是她那双手的感人故事。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天阴沉沉让人压抑的日子,她整天在为防疫抗疫四处奔走,非常辛苦和劳累。那张总是充满活力的知性女人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一双睿智和柔情的大眼,很醒目地黑了一圈。她的双手开裂了,一个一个口子,像是被刀片划过。原来,为了给志愿者配备标识,她在晚上连续奋战,清洗、消毒、烘干、熨烫了100多件队服!这双手因为搓洗得太多太多了,水又是冷冰冰的,所以她的手被严重伤害了。整整10天时间,一碰到水,手就疼。可白天,她就又奔赴抗疫一线。这一双手,到过多少深山里的村子,到过多少城市里的小区。寂静的乡村路上,清冷的城市街上,是这一双手,拿着一包包口罩,提着一瓶瓶消毒液,清洗着慈善志愿者的一件件衣衫吗?是的,这双手,是在送去一份份温暖啊,是在书写着一个个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感人故事啊!
她荣获了很多荣誉: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陕西省“最美敬老志愿者”先进个人,“商洛十大孝子”、首届“商洛青年五四奖章”。
她于2016年组织的、有150多名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参加的商洛市天健为老志愿者协会,累计开展活动100多次,服务6500多人次,为老人筹集物资及活动经费等共计8万多元,其中她个人捐赠2万多元。
正如3月5日学雷锋座谈会上,共青团商洛市委书记王小宁说的,王宝珍带着志愿者逆风而行,通过服务支持抗疫一线,用爱心和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用她的话说,慈善志愿服务,使我感受到充实和快乐。一直以来,我总是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在疫情面前,我义不容辞,别无选择。
是的,忽然明白,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就像那双手在抗疫的日子里挥动,那是她多年参与志愿活动奉献社会精神的升华,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在艰难困苦面前,众志成城、气壮山河的一个缩影,一个写照……